从前我一直认为,只要自己爱惜自己的信用记录,积攒良好的征信分,就可以在银行获得一笔如果不是太高额但也能解燃眉之急的无抵押贷款。
这在单身时代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我早已婚,还有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这个家庭,有这么些家庭支出需要面对。家庭妇女一事业编外的工作虽然收入平平,家庭总体经济还算稳健。
但6年前的一个早晨,一条银行的短信打破了我们对“良好信用”美好憧憬的幻想。
信息显示,有一笔30万的贷款尚未偿还,已进入第一阶段的催收。
这之后,我们乖乖地还上了这笔贷款,但也因此跌入了“黑户”的恶名之中。
这种时候,获得银行的贷款几近不可能,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其他贷款渠道。这种情况下,借款的利息高到离谱,还款周期也短得可怕。
于是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不惜心力地找到了一些低利贷款的方式:比如在亲戚朋友之间借贷,借助小额贷款公司;又比如在借呗、芝麻分、京东白条、绿色贷等金融app上解囊。倾尽所能,活了下来,恩情债又无限放大。
对一个小康家庭而言,抱着“家庭快乐最重要”的信念让生活质量迅速下滑并落入瀑布之中,其实早已经科技富人那些曾经的“黑户”们的惨痛遭遇。
就在一步步地伤口内化而生霉的日子里,我们发现了央行开放的数字贷款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基于我们个人的信用状况和风险等综合因素,制定出不同额度和不同利率的数字贷款方案。而银行却不会对于黑户群体做出客制化的方案,往往是拒绝、拒绝,再拒绝。
这个平台的贷款额度,最高能够达到15万;而利率低得非常合理,往往就在5分半的水平。于是乎我们就基于这个平台,试图守卫我们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健康的体魄、日常的开销、孩子的教育和自己的夙愿。
毫无疑问,这个平台的方案可行,举止和功能也非常简明。在我们的贷款申请获得审核通过的那一刻,所有东西都是在趋近于复苏和健康的。
回首,经历了一年的感染、恢复、苟延残喘、初步复苏,我们最终走了出来。
而有了这个平台,走得就更安心了。
这种朴素的信任,最重要的不是客观上的物质需要,而是内心中的情感发酵。